查看原文
其他

包特:话说审稿

jjxjcz 经济学家茶座 Teahouse 2023-08-27
作者简介:包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15年第1期,总第67辑。

 

审稿是和每个学者的研究事业息息相关的一件事。我们投稿到期刊会收到审稿报告,成为一方面的专家以后也会为期刊审稿。按照目前大多数期刊的审稿制度,每篇文章都会收到两三位审稿人的审稿意见,再由编辑决定是否给与修改接受的机会,还是拒稿。由于学术界目前普遍面临日益增长的文章数量和几乎维持不变的版面供给之间的矛盾,就算是一流经济学家写出的杰出作品,也常常会收到若干次的负面报告和拒稿。所以关于自己遇到的不靠谱审稿人的故事,几乎成了经济学家茶余饭后的必备话题。不少经济学家也常常思考,作为一门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学科,我们经济学的投稿审稿制度到底有哪些可以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那些年令我崩溃过的审稿人”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经济学审稿目前面临主要的问题是审稿人没有足够的激励认真读文章,但又担心如果简单通过会被编辑认为缺乏鉴别水平,所以就随便编个理由拒稿。我曾经不只收到过一篇审稿报告指出文章里根本不存在的“错误”。比如报告说“文章错误地认为X导致了Y”,但其实我们全篇文章都没说过这句话。我收到过一个最令人崩溃的审稿报告就是:“我读到这篇文章的第6页就读不下去了……文章没有解释数据的A细节,也没有解释为什么选择计量模型B……”可事实上我对A细节和B模型的解释就在文章里,只不过是在第6页以后。如果说之前的审稿人只是粗心,这个审稿人简直就是在罗织“罪名”诬陷好人了。


此外,过于简略或者冗长的报告通常也会让人头疼。以我有限的见闻来看,国内的审稿人似乎更经常出现过于简略的情况,而国际期刊的审稿人更经常写得过长。过于简略的报告容易让人改起来无从下手,比如说“文章计量方法不够严谨”但不指出不严谨的地方,比如缺乏的稳健性检验是哪里,或“文章写作水平有待提高”但不说明具体是框架不够清晰,用词不够规范还是语句不够通顺。过长的报告则往往伴随着不太必要的细节,比如对于已经用在表格里星号标注了显著水平的计量结果,还要求作者在正文里重复显著水平是1%,5%还是10%,或者用替作者写文章的架势大范围要求作者调整段落顺序和语句顺序。


当然,很多作者还经常遇到审稿时间过长的情况。我自己遇到的情况还好,最慢的一次大体是半年,但我同事说对于有的国际期刊,复审一年才回复拒稿也不是不可能的。这也许对于理论文章还好,但对于实证文章,可能就会面临数据时效性过期的问题了。我还曾经拿这个和朋友编了个笑话,说经济学审稿人和超人有何共同点?答案就是他们都是super man(英语超人,man也可以按照汉语拼音读成慢,就是说一些审稿人简直就是超级慢)。


我做审稿人的一些经历和心得


从博士第二年开始,我陆续为一些国际期刊和国内知名期刊做审稿人。总体来说,我希望在审稿过程中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体来说,我基本按照以下流程要求自己:


首先尽量在收到文章的三天内就看一下文章的主题,摘要,引言第一段和结论。如果感觉文章贡献太小,或者有贡献但不足以在这个级别的期刊发表,马上就写一篇短的报告给主编,建议拒稿,以节省作者的时间。如果这篇文章不是我的专业领域,也立即诚实报告主编,并推荐自己认识的这方面的专家代替自己。


如果文章粗看没有问题,就在有时间的时候花半天仔细读一下。如果觉得还是要拒,就写一个一页半左右的报告把明显的问题和语病写下来,交给作者决定是否采纳;如果觉得有修改后发表的可能,就写一篇积极的报告建议修改。举两到三个文章的闪光点向编辑说明为什么文章有刊用的潜力,再列举大约五个左右的实质性意见。在指出每个不满意的地方同时务必指出修改的办法是什么,以及达到什么水平是可以接受的。比如如果文章缺少某方面的结果或稳健性检验,就说“请补充XX结果(稳健性检验)”;如果文章的语句过长,就说“请注意写作简洁,每个句子一般不超过XX个字”。在第一轮修改尽量少提细节问题,关于个别的语病和图表格式问题一般可以放在第二轮复审再说。


同时,我非常同意《经济研究》和《世界经济》要求审稿人只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不可对作者进行人身攻击。这一点其实有些国际期刊做得相当不好。此外,除了百分之百在数学或逻辑上可以分清对错的观点,我一般尽量避免在文章里说作者的观点是“错的”,如果是观点不同我只会说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并提出具体理由。


理想的审稿制度


关于什么是理想的审稿制度,经济学家有很多讨论。一个理想的审稿制度似乎大体应该满足以下条件:(1)迅速淘汰掉不适和发表的文章;(2)给审稿人足够的激励,让他们仔细阅读文章,而不是做一些泛泛而空洞的评价;(3)避免审稿人提出过多要求,甚至把大量力气花在替作者重新写文章上。有趣的是,最近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刊《经济探索》(Economic Inquiry)甚至推出了独特的“不修改”选项。主要就是针对欧美经济学期刊日益严重的审稿人不停要求作者修改,作者不厌其烦但碍于发表压力又不得不做产生的。如果作者选择这个选项,那么审稿人就只能做出两种选择:建议接受并提出修改意见,但作者有权自行决定是否采纳;或者拒稿。关于这个选项的未来市场前景如何,我也很难判断,不过我猜以下的建议可能会对建立更有效的审稿制度有帮助。


首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觉得将匿名审稿制度从无限期变成有限期也许更好。就好像保密档案一样,在七十年后解封。这样既避免了实名下造成的恩怨和利益冲突,也让审稿人从考虑“身后名”的角度多少加强对自己的规范,少提错误的或者不相关的意见。


其次,希望主编们在致审稿人信息中更明确说明期刊需要的是有价值,有信息含量的意见。审稿人不需要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努力的人而写过长的报告。如果一篇文章本身质量很好,审稿人也大可建议直接接受。必要的话,可以限制审稿报告长度,比如不得超过五页,避免审稿人和作者陷入漫长的纠缠。


最后,要增加审稿人推己及人的责任感,光靠自觉性可能是不够的。也许各期刊主编可以考虑建立一个长期的追踪审稿人质量的评价体系,并且告知审稿人,如果他们对于审稿任务每次都按时并尽职完成,那么他们将来投稿到这个期刊,主编们也会优先考虑把他们的文章发给其他守时尽职的审稿人审。这样一个间接互惠机制可能对于审稿人内部化自己审稿工作的公共品属性更有帮助。


延伸阅读:
包特:我在博士期间开会的经历和体验
唐宗焜 | 1985:“《经济研究》变了”
松木:学术研究中的“经济原则”
王松奇:求学岁月 ——我的天津财大硕士研究生生活
欢迎投稿!加入“悦茶”项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